[ 本欄最近更新 ]
[ 本欄熱門排行 ]
[ 本欄重點推薦 ]
重點高校信息

一、985工程
“985工程”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名稱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最初入選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稱九校聯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二、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央和地方的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211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家正式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工程,是國家“九五”期間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系統改革工程。
附件(985高校簡介&2013年安徽省最低投檔分數及名次)
北京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41(76名)/文科634(21名)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大學”身份和名稱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作為中國近代唯一以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北大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并開創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農科、醫科等學科的大學教育,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京大學已經成為中國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校,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第一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北大有35個一級學科列全國三甲,數量高居全國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個)。北京大學是中國大陸高考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每年只有中國各省市高考成績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才有機會被北大錄取。
北京大學歷年錄取的各省市“高考狀元”人數以及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賽”金銀牌得主人數均高居榜首。
清華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41(77名)/文科636(10名)
清華大學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清華是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法學、醫學、哲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等都是它的強項,學術實力居全國高校之首(QS發布的學術排名全國第一)。清華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
據統計,2013年4月,清華在校學生37650名,其中本科生14943名,碩士生14899名,博士生7808名,有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2263名。學校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2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5個;本科專業66個;清華大學共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7個。
復旦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32(181名)/文科627(54名)
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該校是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學術交流活躍,涵蓋了文學、理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工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擁有邯鄲、楓林、張江、江灣四大校區。
學校有1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學校有各類科研機構近30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8個及若干個工程中心,5個“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7個“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南京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19(499名)/文科619(134名)
南京大學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是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是泰戈爾、羅素、賽珍珠等學術名流所敬仰的東方學府。
南京大學曾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中國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被楊振寧稱贊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儒雅博愛、厚重大氣的南京大學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擲地有聲的業績,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的美譽。南京大學是國家“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涵發展”,保持“原汁原味”辦學優勢與特色。
上海交通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31(189名)/文科615(195名)
上海交通大學是位于中國上海市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個學科門類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一百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各類優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工程技術專家和醫學專家,如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是近代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清末洋務派政治家、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宣懷于1896年創建的南洋公學,后曾易名南洋大學、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后期稱為國立交通大學。1959年交通大學分立,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合并原上海農學院,2005年合并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頂尖學府之一,綜合實力名列前茅,特別是工學、商學、醫學。經過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穩步邁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23(377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中國科大是唯一參與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是國家“珠峰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九校聯盟(C9)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入選海外創新人才基地(共5個大學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在影響力、公信度較高的國際大學排名榜中,中國科大一直名列國內高校前列。如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中,2010年中國科大名列全球第49位,中國大陸高校第二位;2011年名列全球第192位,中國大陸高校第三名;2012年名列全球第201-225名,中國大陸高校第三名[2]。在國際著名教育組織QS自2009年開始發布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大分別名列亞洲大學第24、25、24、27、26名,中國大陸高校第四、五。
西安交通大學:
2013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00(1593名)/文科588(1145名)
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高校,是我國西部地區第一學府。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原西安醫科大學、陜西財經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實現合并,從而使西安交通大學成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的高等院校。主校區位于擁有十三朝古都美譽的陜西省西安市的咸寧西路28號,占地面積3849畝,建筑面積175.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480.67萬冊。2000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陜西財經學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學校的使命是:致力于培養崇尚科學、求實創新、勤奮踏實、富有社會責任感和高尚品質的杰出人才,保存、創造和傳播知識,為中國乃至世界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做出重要貢獻。
浙江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21(409名)/文科519(130名)
浙江大學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臨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底蘊的中國名牌大學。浙江大學的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成為了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浙江大學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2072303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43萬余冊,建有7家附屬醫院。
2012年12月,浙江大學全日制在校學生44874人,本科生22929人,碩士研究生13704人,博士研究生8241人,外國留學生3156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本科專業123個;浙江大學共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2個。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2(2445名)/文科577(2183名)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首批中央直屬管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任免書記校長的副部級高校)、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龍江省共建的國家重點大學。
1920年,中東鐵路管理局為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創辦了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即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學校成為中國近代培養工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全國學習前蘇聯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大學之一,此后學校一直得到國家的重點建設。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如今,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實力雄厚,居于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多學科、開放式、研究型的國家重點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3(2322名)/文科543(10955名)
北京理工大學創辦于1940年,前身是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學校曾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多個“第一”,如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等。學校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學校在國慶60周年閱兵的30個方陣中,參與了22個方陣的裝備設計和研制,參與數量和深度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實現空間交會對接過程中,學校研發的多項技術均有優異表現。如今,學校積極參與“高新工程”和“科技奧運”,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5項,已成為國防科技工業重大領軍人才培養和國防武器裝備研制的重要基地。
南開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07(1088名)/文科607(331名)
南開大學坐落于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礎寬厚、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設有專業學院21個,本科專業7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17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231個,2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有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覆蓋35個二級學科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省市級重點學科48個,有國家數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9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1個,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4個,“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7個。
該校擁有經濟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歷史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9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中國APEC研究中心、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8個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合作創建一流的醫學基地。
天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0(2637名)/文科593(830名)
天津大學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著名學府之一,頂尖的工科百年名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建校118年來,天津大學先后為祖國培養了20余萬名高層次人才,為該國近代工業體系的建立和近代科技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近代科技、工業人才的搖籃,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革命先驅張太雷,經濟學家馬寅初,外交家王寵惠、王正廷,數學家秦汾,著名詩人徐志摩等無數先賢,“兩彈一星”功臣吳自良、姚樹人,香港實業家榮智健等均曾在這里秉燭夜讀;著名法學家趙天麟、橋梁專家茅以升、機械學家劉仙洲、化工專家侯德榜、水利學家張含英、物理學家張國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學者都曾在此執鞭任教。據不完全統計,學校校友中有“兩院”院士60余位,大學校長50余位。建國以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高級領導干部,數百名國家特大型企業負責人和總工程師。
華南理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86(3169名)/文科578(2083名)
華南理工大學創建于1952年,位于南方名城廣東省廣州市,是中國南方地區一所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中國大陸地區聞名的“四大工學院”和“建筑老八校”之一。學校當今擁有一批在全國具有領先的教學與科研實力的學科,是中國南方地區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企業家的搖籃,華南地區科學研究與創新的重要基地。
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截至2012年,華南理工大學有各類學生101999人,其中本科生2490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8689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留學生1673人,繼續教育在校生56731人。學校擁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華工大有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2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中山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88(2962名)/文科602(492名)
中山大學是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有著多年辦學傳統的綜合性大學。中山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現有4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專業學位授權領域4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9個。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包含16個二級學科)、2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以及37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其中20個攀峰重點學科、17個優勢重點學科。學校大力推進和支持各種層次的學生赴海外學習與交流活動,同時積極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搭建國際化教學平臺,迄今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所院校簽署了校級合作協議。該校通過各種形式派出的學生累計逾6000名。
山東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6(4930名)/文科595(738名)
山東大學位于中國山東濟南市、威海市和青島市,總占地面積8000余畝。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之一,其醫學學科起源于1864年,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之最。山東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涉及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
華中科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0(2632名)/文科590(1017名)
華中科技大學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華中工學院。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8年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2000年與同濟醫科大學和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三校合并,并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校園總面積7000余畝(約466萬余平方米)。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被譽為“江城明珠”,“森林大學”。其校風樸實,素有“學在華科”的美譽,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吉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52(11014名)/文科580(1897名)
吉林大學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我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8年更名為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等全部13大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1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9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3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7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覆蓋17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1],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
廈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0(2605名)/文科605(388名)
廈門大學是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學校現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類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學校是中國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學之一,被譽為“南方之強。
學校是國家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分為校本部、漳州校區以及翔安校區,總占地面積近9000畝,建筑總面積141萬平方米。本部校園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2009年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珠峰計劃”。學校設有研究生院、26個學院和10個研究院,在校生40000余人,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430萬冊,固定資產總值39.1億元,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3.7億元。校園高速信息網絡建設的規模、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是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是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
建校迄今,先后為國家培養了20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達60多人。廈門大學正向著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闊步邁進。
武漢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1(2540名)/文科605(407名)
武漢大學是一所位于中國湖北武漢市的科研綜合性大學,學校坐擁珞珈山,占地面積5166畝,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26棟早期建筑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漢大學學科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全部門類,是一所覆蓋全學科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普通本科生32718人,碩士研究生13973人,博士研究生7640人,其中包括港澳臺僑學生1022人,另有外國留學生1465人。
東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7(1952名)/文科597(694名)
東南大學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中央部屬、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學校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之美譽。
經過一百多年的創業發展,東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3(7712名)/文科584(1501名)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原名青島海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工、農、醫、藥、經、管、文、法、教等學科為一體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學校前身可追溯到建于1924年的私立青島大學,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大學之一。2002年10月10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教育部、山東省、國家海洋局、青島市簽署協議,共建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7(6617名)/文科589(1070名)
湖南大學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岳麓山風景名勝區。如今的湖南大學是一所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人文學科獨具濃厚文化背景、經濟管理學科富有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千年學府,百年名校”。
中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1(5805名)/文科584(1497名)
中南大學是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副部級大學,是湖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是一所以工醫為特色,理、工、醫、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著名大學,學校下設30個二級學院,本科專業92個,成立了研究生院,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355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防重點實驗室1個,其它國家級平臺1個,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和世界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全日制在校學生5.3萬多名。
學校有“中國有色金屬最高學府”之稱,擁有以“南湘雅、北協和”享譽中外的湘雅醫院等3家設備先進、水平一流的“三級甲等”附屬醫院。
西北工業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4(5236名)/文科568(3573名)
西北工業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擁有基礎研究院、國防研究院、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和全國最大的無人機研究與發展基地,學校已經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秉承“公誠勇毅”的校訓,發揚“基礎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三實一新)的校風,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大連理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83(3583名)
大連理工大學具有以理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學校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建筑學、工程碩士等十個類別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等。
學校科研工作具有較強實力,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等。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級科技獎勵3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2項。
重慶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6(7041名)/文科585(1384名)
重慶大學地處重慶市沙坪壩區, 學校創辦于1929年,在20世紀40年代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23個系科,位居民國十大國立大學之列。建國初期,經過全國院系調整,1960年重慶大學成為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重慶大學與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合并。
四川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4(7454名)/文科593(845名)
四川大學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成都。 四川大學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蘊、扎實的辦學基礎和以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風——“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為核心的川大精神。岷峨挺秀,錦水含章。巍巍學府,德渥群芳。
學校學科實力、師資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等核心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綜合實力居于全國前10名左右。
電子科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0(8635名)/文科567(3782名)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有“天府之國”之稱的西部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由原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三所“985”高校的電子信息類學科整體合并創建而成。為我國最早的七所重點國防院校之一,是一所以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管、文協調發展,高起點的居于國內前列、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大學。是我國電子信息領域、郵電領域唯一“985工程”國家重點大學。被江澤民同志譽為“我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11(893名)/文科601(545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于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3月8日,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獲批成為首批通過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也是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與中國工程院共建的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中國工程院參與共建的重點大學。北航正向建設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學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分為學院路校區和沙河校區,占地3000畝,總建筑面積150余萬平方米。現有院系2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學科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學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能源、材料、制造、交通、儀器、管理和法學等領域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
蘭州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51(11273名)/文科571(3041名)
蘭州大學坐落甘肅省省會蘭州市,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首批設置文、理科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高校之一。
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素以基礎研究見長,同時廣泛開展應用研究。蘭州大學積極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世界34個國家和地區的147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合作伙伴遍布亞、美、歐、非、大洋洲。近五年來,來校訪學交流長短期外國專家近5,000余人,派出各類出訪人員2,800余人,派出1,900余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招收培養1,400余名留學生。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建有3所孔子學院。
東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39(15930名)
東北大學始建于1923年(癸亥年)4月,坐落于東北中心城市沈陽。在這座古樸的校園里,孕育出中國第一個大學軟件園,梁思成在這里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建筑系。東大人秉承“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正向著“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
同濟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07(1105名)
同濟大學由德國人1907年創辦于中國上海,是歷史悠久、聲望卓越、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同濟大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也是中國近代歷史真正意義的綜合性大學,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語教學,是中國對歐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在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同濟大學始終注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往”四大功能均衡發展,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同濟大學是全國32所副部級大學之一,國家“2011計劃”、“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高校;中美“10+10”合作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之一,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方秘書處高校,全球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主席高校,“卓越聯盟”(同盟)領頭高校,教育部評選的中國十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被譽為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醫學家、藝術家和工程師的搖籃,百余年來聲譽卓著,弦歌不斷,英才輩出。
北京師范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1(8198名)/文科589(1057名)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資源豐富,是國家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擁有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學校同時擁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根據教育部學位中心發布的2013年一級學科評估結果,該校教育學、心理學、中國史、地理學、生態學等5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系統科學等3個一級學科排名第二,共有17個一級學科排名前十,24個一級學科排名前二十(約占89%),排名第一的學科總數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五。
中國人民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14(735名)/文科622(88名)
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學校以“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為人才培養目標,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全國高校數量多、門類全、綜合水平高的優勢,積極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理論型、管理型優秀人才,培養“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從陜北公學至今,學校共培養了20多萬名高水平的優秀建設者和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的領袖人才,其中既有許多成就卓著的專家學者,又有許多聲名遐邇的企業家,政績斐然的黨政軍高級領導干部,以及卓有建樹的新聞、法律、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工作者。
在教育部學位評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新一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人民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位居全國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學科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
中國農業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57(9273名)/文科574(2660名)
中國農業大學歷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和農業工程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是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于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軍事工程學院創建時,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學院頒發《訓詞》,為院刊題寫刊名“工學”。學校積極探索建立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特色,逐步豐富形成“兩個駕馭”的特色定位,即“培養駕馭國防科技的工程師、科學家、戰略家,駕馭未來戰爭的設計師、指揮家、軍事家。”學校取得了以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天河”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低速磁浮列車、高性能路由器、無人駕駛車等為代表的4000多項科研成果,為中國“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20(25621名)/文科559(5476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中國西北地區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建校79年來,學校一代代師生秉承“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誠樸勇毅”的校訓,心懷社稷,情系蒼生,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堅持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道路,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校在新中國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學校事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的發展階段,取得了輝煌業績。合并組建10多年來,學校不斷突出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特色,積極推進和深化科教體制改革,各項事業均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中央民族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47(12612名)/文科581(1772名)
中央民族大學位于知名高校林立的北京市海淀區,南臨中國國家圖書館,北臨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該校是目前中國唯一一所擁有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師生員工的高等學校,并以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學、宗教學、藝術學的研究著稱。
華東師范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7(4757名)/文科600(558名)
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1924年)、光華大學(1925年)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圣約翰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
華東師范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開放教育學院1個管理型學院,含58個系,76個本科專業,其中中文、歷史、數學、地理、心理和物理6個專業是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秉承“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的辦學理念,朝著“擁有若干一流學科,多學科協調發展,引領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力爭在2020年左右進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行列,在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
“985工程”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名稱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講話。最初入選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稱九校聯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985工程高校名單 (學校簡介&2013年安徽省最低投檔分數線及名次詳見附錄) |
||||
北京大學 | 清華大學 | 復旦大學 | 南京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浙江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中山大學 | 山東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吉林大學 | 廈門大學 | 武漢大學 | 東南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重慶大學 | 四川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蘭州大學 |
東北大學 | 同濟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二、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央和地方的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211工程”是建國以來國家正式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的重點建設工程,是國家“九五”期間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系統改革工程。
211工程高校名單 | |
北京(26所)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上海(9所) |
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
天津(4所) |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 |
重慶(2所) | 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
河北(1所) | 河北工業大學 |
山西(1所) | 太原理工大學 |
內蒙古(1所) | 內蒙古大學 |
遼寧(4所) | 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
吉林(3所) | 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 |
黑龍江(4所) | 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 |
江蘇(11所) |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河海大學、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 |
浙江(1所) | 浙江大學 |
安徽(3所) | 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福建(2所) |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 |
江西(1所) | 南昌大學 |
山東(3所) |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河南(1所) | 鄭州大學 |
湖北(7所) |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
湖南(3所) | 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 |
廣東(4所) | 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
廣西(1所) | 廣西大學 |
四川(5所) | 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
云南(1所) | 云南大學 |
貴州(1所) | 貴州大學 |
陜西(7所) | 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農林科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 |
甘肅(1所) | 蘭州大學 |
新疆(2所) | 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 |
海南(1所) | 海南大學 |
寧夏(1所) | 寧夏大學 |
青海(1所) | 青海大學 |
西藏(1所) | 西藏大學 |
軍事系統(3所) | 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附件(985高校簡介&2013年安徽省最低投檔分數及名次)
北京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41(76名)/文科634(21名)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大學”身份和名稱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作為中國近代唯一以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北大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并開創了中國高校中最早的文科、理科、政科、商科、農科、醫科等學科的大學教育,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京大學已經成為中國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綜合性研究型高校,同時也是中國綜合實力第一的大學,理科、文科、社會科學、新型工科和醫科都是它的強項。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北大有35個一級學科列全國三甲,數量高居全國高校第一(比第二名多11個)。北京大學是中國大陸高考競爭最激烈的大學之一,每年只有中國各省市高考成績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才有機會被北大錄取。
北京大學歷年錄取的各省市“高考狀元”人數以及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賽”金銀牌得主人數均高居榜首。
清華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41(77名)/文科636(10名)
清華大學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清華是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工學、管理學、理學、經濟學、法學、醫學、哲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等都是它的強項,學術實力居全國高校之首(QS發布的學術排名全國第一)。清華是亞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學之一。
據統計,2013年4月,清華在校學生37650名,其中本科生14943名,碩士生14899名,博士生7808名,有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在校留學生2263名。學校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2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5個;本科專業66個;清華大學共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47個。
復旦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32(181名)/文科627(54名)
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該校是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學術交流活躍,涵蓋了文學、理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工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擁有邯鄲、楓林、張江、江灣四大校區。
學校有1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學校有各類科研機構近30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38個及若干個工程中心,5個“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7個“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南京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19(499名)/文科619(134名)
南京大學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是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是泰戈爾、羅素、賽珍珠等學術名流所敬仰的東方學府。
南京大學曾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中國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被楊振寧稱贊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儒雅博愛、厚重大氣的南京大學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擲地有聲的業績,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的美譽。南京大學是國家“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涵發展”,保持“原汁原味”辦學優勢與特色。
上海交通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31(189名)/文科615(195名)
上海交通大學是位于中國上海市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個學科門類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辦學的根本任務。一百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0余萬各類優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工程技術專家和醫學專家,如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是近代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清末洋務派政治家、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宣懷于1896年創建的南洋公學,后曾易名南洋大學、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后期稱為國立交通大學。1959年交通大學分立,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合并原上海農學院,2005年合并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頂尖學府之一,綜合實力名列前茅,特別是工學、商學、醫學。經過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穩步邁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23(377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中國科大是唯一參與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是國家“珠峰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九校聯盟(C9)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入選海外創新人才基地(共5個大學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在影響力、公信度較高的國際大學排名榜中,中國科大一直名列國內高校前列。如在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中,2010年中國科大名列全球第49位,中國大陸高校第二位;2011年名列全球第192位,中國大陸高校第三名;2012年名列全球第201-225名,中國大陸高校第三名[2]。在國際著名教育組織QS自2009年開始發布的QS亞洲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大分別名列亞洲大學第24、25、24、27、26名,中國大陸高校第四、五。
西安交通大學:
2013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00(1593名)/文科588(1145名)
西安交通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高校,是我國西部地區第一學府。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原西安醫科大學、陜西財經學院與西安交通大學實現合并,從而使西安交通大學成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的高等院校。主校區位于擁有十三朝古都美譽的陜西省西安市的咸寧西路28號,占地面積3849畝,建筑面積175.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480.67萬冊。2000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陜西財經學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學校的使命是:致力于培養崇尚科學、求實創新、勤奮踏實、富有社會責任感和高尚品質的杰出人才,保存、創造和傳播知識,為中國乃至世界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做出重要貢獻。
浙江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21(409名)/文科519(130名)
浙江大學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臨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底蘊的中國名牌大學。浙江大學的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書院,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成為了中國最頂尖的幾所大學之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
浙江大學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等5個校區,占地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2072303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643萬余冊,建有7家附屬醫院。
2012年12月,浙江大學全日制在校學生44874人,本科生22929人,碩士研究生13704人,博士研究生8241人,外國留學生3156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本科專業123個;浙江大學共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2個。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2(2445名)/文科577(2183名)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首批中央直屬管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任免書記校長的副部級高校)、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龍江省共建的國家重點大學。
1920年,中東鐵路管理局為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創辦了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即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學校成為中國近代培養工業技術人才的搖籃。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全國學習前蘇聯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大學之一,此后學校一直得到國家的重點建設。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如今,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實力雄厚,居于國內一流水平,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多學科、開放式、研究型的國家重點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3(2322名)/文科543(10955名)
北京理工大學創辦于1940年,前身是誕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學校曾創造了新中國歷史上多個“第一”,如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等。學校在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軍用信息系統與對抗等國防科技領域代表了國家水平,在智能仿生機器人、綠色能源、現代通信、工業過程控制等軍民兩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學校在國慶60周年閱兵的30個方陣中,參與了22個方陣的裝備設計和研制,參與數量和深度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實現空間交會對接過程中,學校研發的多項技術均有優異表現。如今,學校積極參與“高新工程”和“科技奧運”,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5項,已成為國防科技工業重大領軍人才培養和國防武器裝備研制的重要基地。
南開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07(1088名)/文科607(331名)
南開大學坐落于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礎寬厚、突出應用與創新的辦學特色,設有專業學院21個,本科專業7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17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231個,2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有6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覆蓋35個二級學科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省市級重點學科48個,有國家數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科技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9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1個,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4個,“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7個。
該校擁有經濟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歷史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9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中國APEC研究中心、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8個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合作創建一流的醫學基地。
天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0(2637名)/文科593(830名)
天津大學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著名學府之一,頂尖的工科百年名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建校118年來,天津大學先后為祖國培養了20余萬名高層次人才,為該國近代工業體系的建立和近代科技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近代科技、工業人才的搖籃,在國內外享有崇高的聲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何勇,革命先驅張太雷,經濟學家馬寅初,外交家王寵惠、王正廷,數學家秦汾,著名詩人徐志摩等無數先賢,“兩彈一星”功臣吳自良、姚樹人,香港實業家榮智健等均曾在這里秉燭夜讀;著名法學家趙天麟、橋梁專家茅以升、機械學家劉仙洲、化工專家侯德榜、水利學家張含英、物理學家張國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學者都曾在此執鞭任教。據不完全統計,學校校友中有“兩院”院士60余位,大學校長50余位。建國以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高級領導干部,數百名國家特大型企業負責人和總工程師。
華南理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86(3169名)/文科578(2083名)
華南理工大學創建于1952年,位于南方名城廣東省廣州市,是中國南方地區一所著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中國大陸地區聞名的“四大工學院”和“建筑老八校”之一。學校當今擁有一批在全國具有領先的教學與科研實力的學科,是中國南方地區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企業家的搖籃,華南地區科學研究與創新的重要基地。
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截至2012年,華南理工大學有各類學生101999人,其中本科生24906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8689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留學生1673人,繼續教育在校生56731人。學校擁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4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華工大有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2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理工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中山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88(2962名)/文科602(492名)
中山大學是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有著多年辦學傳統的綜合性大學。中山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現有4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專業學位授權領域4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9個。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包含16個二級學科)、2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以及37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其中20個攀峰重點學科、17個優勢重點學科。學校大力推進和支持各種層次的學生赴海外學習與交流活動,同時積極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搭建國際化教學平臺,迄今已與2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所院校簽署了校級合作協議。該校通過各種形式派出的學生累計逾6000名。
山東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6(4930名)/文科595(738名)
山東大學位于中國山東濟南市、威海市和青島市,總占地面積8000余畝。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之一,其醫學學科起源于1864年,為近代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之最。山東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涉及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學科門類,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
華中科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0(2632名)/文科590(1017名)
華中科技大學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華中工學院。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8年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2000年與同濟醫科大學和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三校合并,并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校園總面積7000余畝(約466萬余平方米)。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被譽為“江城明珠”,“森林大學”。其校風樸實,素有“學在華科”的美譽,被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吉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52(11014名)/文科580(1897名)
吉林大學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我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58年更名為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等全部13大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1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9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3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7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覆蓋17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1],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
廈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0(2605名)/文科605(388名)
廈門大學是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學校現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類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華僑創辦的大學,學校是中國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學之一,被譽為“南方之強。
學校是國家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分為校本部、漳州校區以及翔安校區,總占地面積近9000畝,建筑總面積141萬平方米。本部校園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2009年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珠峰計劃”。學校設有研究生院、26個學院和10個研究院,在校生40000余人,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430萬冊,固定資產總值39.1億元,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3.7億元。校園高速信息網絡建設的規模、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是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是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
建校迄今,先后為國家培養了20萬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達60多人。廈門大學正向著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闊步邁進。
武漢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1(2540名)/文科605(407名)
武漢大學是一所位于中國湖北武漢市的科研綜合性大學,學校坐擁珞珈山,占地面積5166畝,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之一,26棟早期建筑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漢大學學科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全部門類,是一所覆蓋全學科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學校現有普通本科生32718人,碩士研究生13973人,博士研究生7640人,其中包括港澳臺僑學生1022人,另有外國留學生1465人。
東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97(1952名)/文科597(694名)
東南大學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中央部屬、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學校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時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之美譽。
經過一百多年的創業發展,東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3(7712名)/文科584(1501名)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原名青島海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包括理、工、農、醫、藥、經、管、文、法、教等學科為一體的多科性重點大學。學校前身可追溯到建于1924年的私立青島大學,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大學之一。2002年10月10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教育部、山東省、國家海洋局、青島市簽署協議,共建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7(6617名)/文科589(1070名)
湖南大學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5A級風景名勝岳麓山風景名勝區。如今的湖南大學是一所理科基礎堅實、工科實力雄厚、人文學科獨具濃厚文化背景、經濟管理學科富有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千年學府,百年名校”。
中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1(5805名)/文科584(1497名)
中南大學是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副部級大學,是湖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是一所以工醫為特色,理、工、醫、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著名大學,學校下設30個二級學院,本科專業92個,成立了研究生院,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355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防重點實驗室1個,其它國家級平臺1個,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和世界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全日制在校學生5.3萬多名。
學校有“中國有色金屬最高學府”之稱,擁有以“南湘雅、北協和”享譽中外的湘雅醫院等3家設備先進、水平一流的“三級甲等”附屬醫院。
西北工業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4(5236名)/文科568(3573名)
西北工業大學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擁有基礎研究院、國防研究院、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和全國最大的無人機研究與發展基地,學校已經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秉承“公誠勇毅”的校訓,發揚“基礎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三實一新)的校風,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大連理工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83(3583名)
大連理工大學具有以理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學校設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建筑學、工程碩士等十個類別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等。
學校科研工作具有較強實力,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等。2001年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級科技獎勵33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2項。
重慶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6(7041名)/文科585(1384名)
重慶大學地處重慶市沙坪壩區, 學校創辦于1929年,在20世紀40年代成為擁有文、理、工、商、法、醫6個學院,23個系科,位居民國十大國立大學之列。建國初期,經過全國院系調整,1960年重慶大學成為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重慶大學與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合并。
四川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4(7454名)/文科593(845名)
四川大學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成都。 四川大學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蘊、扎實的辦學基礎和以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風——“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為核心的川大精神。岷峨挺秀,錦水含章。巍巍學府,德渥群芳。
學校學科實力、師資力量、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等核心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綜合實力居于全國前10名左右。
電子科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0(8635名)/文科567(3782名)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有“天府之國”之稱的西部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由原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三所“985”高校的電子信息類學科整體合并創建而成。為我國最早的七所重點國防院校之一,是一所以電子與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管、文協調發展,高起點的居于國內前列、國際知名的現代化大學。是我國電子信息領域、郵電領域唯一“985工程”國家重點大學。被江澤民同志譽為“我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11(893名)/文科601(545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于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3月8日,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獲批成為首批通過認定的協同創新中心。也是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與中國工程院共建的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中國工程院參與共建的重點大學。北航正向建設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邁進。
學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分為學院路校區和沙河校區,占地3000畝,總建筑面積150余萬平方米。現有院系29個,本科專業5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學科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學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在航空、航天、動力、信息、能源、材料、制造、交通、儀器、管理和法學等領域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
蘭州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51(11273名)/文科571(3041名)
蘭州大學坐落甘肅省省會蘭州市,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首批設置文、理科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高校之一。
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素以基礎研究見長,同時廣泛開展應用研究。蘭州大學積極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世界34個國家和地區的147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合作伙伴遍布亞、美、歐、非、大洋洲。近五年來,來校訪學交流長短期外國專家近5,000余人,派出各類出訪人員2,800余人,派出1,900余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招收培養1,400余名留學生。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建有3所孔子學院。
東北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39(15930名)
東北大學始建于1923年(癸亥年)4月,坐落于東北中心城市沈陽。在這座古樸的校園里,孕育出中國第一個大學軟件園,梁思成在這里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建筑系。東大人秉承“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正向著“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
同濟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07(1105名)
同濟大學由德國人1907年創辦于中國上海,是歷史悠久、聲望卓越、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也是收生標準最嚴格的中國大學之一。同濟大學是民國時期最早建立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也是中國近代歷史真正意義的綜合性大學,20世紀50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語教學,是中國對歐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在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同濟大學始終注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往”四大功能均衡發展,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同濟大學是全國32所副部級大學之一,國家“2011計劃”、“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和“珠峰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高校;中美“10+10”合作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之一,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中方秘書處高校,全球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合作聯盟主席高校,“卓越聯盟”(同盟)領頭高校,教育部評選的中國十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被譽為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醫學家、藝術家和工程師的搖籃,百余年來聲譽卓著,弦歌不斷,英才輩出。
北京師范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61(8198名)/文科589(1057名)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資源豐富,是國家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擁有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學校同時擁有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根據教育部學位中心發布的2013年一級學科評估結果,該校教育學、心理學、中國史、地理學、生態學等5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中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系統科學等3個一級學科排名第二,共有17個一級學科排名前十,24個一級學科排名前二十(約占89%),排名第一的學科總數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五。
中國人民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614(735名)/文科622(88名)
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學校以“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為人才培養目標,充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全國高校數量多、門類全、綜合水平高的優勢,積極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理論型、管理型優秀人才,培養“人民共和國的建設者”。從陜北公學至今,學校共培養了20多萬名高水平的優秀建設者和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的領袖人才,其中既有許多成就卓著的專家學者,又有許多聲名遐邇的企業家,政績斐然的黨政軍高級領導干部,以及卓有建樹的新聞、法律、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工作者。
在教育部學位評估中心2013年初公布的新一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人民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個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位居全國高校首位,排名第一的學科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
中國農業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57(9273名)/文科574(2660名)
中國農業大學歷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和農業工程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是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大學。
學校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于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軍事工程學院創建時,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學院頒發《訓詞》,為院刊題寫刊名“工學”。學校積極探索建立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特色,逐步豐富形成“兩個駕馭”的特色定位,即“培養駕馭國防科技的工程師、科學家、戰略家,駕馭未來戰爭的設計師、指揮家、軍事家。”學校取得了以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天河”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低速磁浮列車、高性能路由器、無人駕駛車等為代表的4000多項科研成果,為中國“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20(25621名)/文科559(5476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中國西北地區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建校79年來,學校一代代師生秉承“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誠樸勇毅”的校訓,心懷社稷,情系蒼生,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堅持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道路,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校在新中國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學校事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的發展階段,取得了輝煌業績。合并組建10多年來,學校不斷突出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特色,積極推進和深化科教體制改革,各項事業均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中央民族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47(12612名)/文科581(1772名)
中央民族大學位于知名高校林立的北京市海淀區,南臨中國國家圖書館,北臨中關村高科技園區。該校是目前中國唯一一所擁有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師生員工的高等學校,并以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學、宗教學、藝術學的研究著稱。
華東師范大學:
2013年最低投檔分數:理科577(4757名)/文科600(558名)
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學(1924年)、光華大學(1925年)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和圣約翰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
華東師范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開放教育學院1個管理型學院,含58個系,76個本科專業,其中中文、歷史、數學、地理、心理和物理6個專業是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秉承“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的辦學理念,朝著“擁有若干一流學科,多學科協調發展,引領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的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力爭在2020年左右進入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行列,在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
[ 責任編輯:校辦 ]
TAG: ?
上一篇:自主招生概況 下一篇:2013年淮北一中獲得自主招生優惠政策的學生名單 |